DSM-5将自闭症变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垃圾筐么?
1. 从研究的角度来说,DSM-5这种将所有类别搞成一锅粥的形式,似乎与基因学的研究背道而驰。近20年来基因的研究成果,已经发现了许多的基因变异与自闭症有关,有的已经确证造成自闭症(比如造成脆性X综合征,瑞特综合征,还有MECP2变异等)。每一种基因变异造成的自闭症都有一些特别的症状,只有更精确地诊断自闭症,才能更好地将自闭症与有关的基因变异结合起来,研究才更有方向性。很难想象,不同基因造成的自闭症机制会是一模一样。因而,如果从药物开发的角度,或者从现在很时髦的基因编辑技术来讲,对自闭症的种类根据基因的划分,才能更精准地找到药物作用的靶点或者基因编辑的准确序列。同时,现代医学很时髦的一个话题是精准医疗,DSM-5显然与此也不太合拍。 (参阅转基因食蟹猴的构造----自闭症离药物治疗还有多远)
2.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,细分应该也是必须的。从现在有科学证据的干预方法来看,基于应用行为分析(ABA)的方法是主要应用的,被证明有效的。但是,ABA这个科学体系下,有DTT,PRT,早期丹佛模式,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。某类孩子可能更适合于DTT,另一类孩子可能更适合PRT。如果能够细分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类型,将有助于家长老师找到最适合于孩子的干预方法,取得最好的结果,而不是一窝蜂地用某一种或两种方法。当然,我们知道,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他们的教育更多地应该个别化教育。不精准的诊断就不能给教育者准确的信息,这可能不利于对自闭症孩子的个别化教育。
3. 由于连续谱系的概念,自闭症谱系障碍成了一个垃圾筐,什么都往里装。美国“自闭症科学基金会”的创始人,Alison Singer 认为,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将许许多多人都放进自闭症这个大帐篷中,造成帐篷中的人相互之间其实没有任何的共性。而这个谱系的扩大,也给社会对自闭症的认知带来不准确的理解。比如有人将爱因斯坦,牛顿,甚至乔布斯,比尔盖茨等天才人物都归为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,于是许多人认为自闭症就等于天才,闹出“我也是自闭症”来证明自己很聪明这样的笑话。或者只要社会上出现一些恶性案件,也赶快声明犯罪者有自闭症,造成自闭症患者都是疯子或者杀人犯的印象。(参阅Space X“重型猎鹰”火箭的发射成功,但不能说马斯克有自闭症;川师大的悲剧, 请不要怪罪于自闭症)
4. 将所有类别都归结到一个自闭症谱系障碍,让不同认知程度,不同交流能力的人都归为一类,让少部分能够发声的谱系人士来代替所有患者。极端神经多样性运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少数的交流能力很强的谱系人士,大声疾呼他们是一种神经多样性的体现,反对对自闭症的科学研究,甚至反对对自闭症人士的干预。而无视许许多多患者,如果不干预,不进行行为规范,无法融入社会,甚至无法有尊严地活下去的事实。另一方面,也让许多人或者机构去塑造一个个干预成功的案例,去宣传自己,误导家长,甚至谋取暴利。像由美国纽约一位广告公司CEO创立的所谓Son-Rise的治疗方法就是一个实例。我们知道,成功不可复制(但是失败可以避免,教训应该吸取),以一个个案的成功(或者虚假的成功案例)来推广一个所谓的离奇方法,其实是非常危险的。(参阅Son-Rise:治愈自闭症的神奇方法还是远古的忽悠传说?)